内六科主任张大勇(左)正在为患者施行射频消融手术。 方琼坤 摄
张大勇(左三)带领青年医生查房。 方琼坤 摄
□ 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李跃波 王伟
心血管疾病向来变化迅猛,急症心血管疾病更如同向死亡宣战,而心血管病介入科正是一个敢于向死亡挑战的团队。金秋时节,记者走进心血管介入科,只见医生护士个个步履匆匆、忙忙碌碌,如同击鼓同舟般,好一派团结战斗的景象!
当记者翻阅资料时,则被他们的发展史所吸引:该科率先在普宁地区开展了多项新技术。2014年10月率先在本地区内成功开展了首例心血管造影手术;2014年10月率先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2014年11月成功对一名颅内血管瘤病人实施神经血管介入手术;2015年1月成功开展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2015年6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速” 心血管介入技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这些骄人的成绩,把普宁华侨医院心血管介入科推向一个发展高峰,使该科成为本地区的知名专科,同时部分代表性技术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辉煌背后,则倾注了这个团队无数的艰辛和血汗。
聚团队 树名医品牌
记者在心血管介入科采访时,慕名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不少患者正是冲着该科团队的技术而来,“名医技术”立科的品牌效应已略显端倪。
2015年2月5日,77岁的纪大爷因突发胸闷伴头晕、出冷汗被“120”接诊至该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II°房室传导阻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内科的主要危重症之一,以往保守治疗死亡率、致残率均很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急诊介入治疗已成为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手段。
当纪大爷确诊为急性心梗后,该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纪大爷在第一时间便能接受心梗诊断和介入治疗。术中,医生给纪大爷安装了临时起搏器起搏心律,又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找到了3处病变的血管,其中右冠状动脉中段已完全闭塞,医生随即在该处植入了一枚支架,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在最短时间内挽救了患者性命。一周后,纪大爷康复安返家中。
急性主动脉夹层同样凶险,因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急性期的病死率很高,及时明确诊断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非常关键。今年1月份,该科成功开展了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为患有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陈先生植入了支架,顺利栓塞了陈先生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副主任医师张大勇的带领下,该科高年资医生甘为人梯,一有机会便会输送年轻骨干力量出去进修,或是利用每一次手术机会教给年轻一辈技术要领,使一批年轻骨干脱颖而出。正是多年的潜移默化和通力合作,该科已培养出了一支梯队合理、技术精湛的和谐团队。
强医技 立技术品牌
“介入”是一种新兴科学,医生只需在患者身上切开黄豆粒大小的切口,经人体血管将微小器械送入病变部位,在影像的导向下针对病灶进行局部治疗就能解决患者病痛。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疗效高、见效快、安全性好和花费少等优势,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并且诊疗范围已经拓展到心脑血管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等领域。据张大勇介绍,与外科比较,心血管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风险低、无痛苦、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能对心血管疾病进行客观准确地诊断和安全高效的治疗。
2014年10月24日,该科成功开展了首例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抢救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是继2014年10月20日成功开展心血管造影手术之后,在心血管介入领域又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该科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能较好地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心脏病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各类心血管介入手术。
今年上半年,该科又成功开展了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为一名心律失常——Ⅲ°房室传导阻滞的80岁高龄女性患者植入了一台单腔起搏器。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该院心血管介入治疗领域发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为患有不可逆的心脏起搏传导功能障碍的病人带来了福音。
除了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张主任对其他优势诊疗技术如数家珍。迄今为止,心血管介入团队已进行了多例介入治疗。也许正是这些技术上所创造的“奇迹”产生了强烈的品牌效应吧,心血管介入科吸引了周边县(市)的众多患者前来就诊。
重护理 创服务品牌
为病人服务,包括整个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甚至包括病人手术后的终身服务。所以,要做到使百姓放心、百姓满意,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自觉的“情感介入”才行。
记者了解到,长期从事介入工作会接触大量的放射线,这大大增加了患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放射性白内障等疾病的几率。张大勇主任由于手术量多,他胸前佩戴的防射线牌,经检测已超出标准好几倍。尽管如此,他仍带领心血管介入团队的医生们义无反顾地一次又一次站上了手术台。
优质医疗对患者而言意义重大,而护理服务同等重要。采访中,记者深深体会到护士工作的艰辛。她们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实在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有人便秘得厉害,异常痛苦,在灌肠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护士硬是戴着手套帮病人一点一点把粪便掏出来。这种急病人之所急,不怕脏,不嫌臭的仁爱之心,着实令人感动。
护士长告诉记者,这些都是经常发生的小事,科室里年轻的护士都能这样做。然而,临床过程中,医护人员得到的并不全是鲜花和掌声。处处起表率作用的张主任说,既要经得起表扬又要受得住委屈,常怀“病人至上”、“有容乃大”之心,才能真正成为优秀的“白衣战士”。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在张大勇主任的带领下,心血管介入科的医护团队正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将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迸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转载自《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