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方琼坤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个准妈妈梦寐以求的愿望,要实现这个愿望,便必须懂得如何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记者就此采访了普宁华侨医院产科主任、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赖文妹,让她和广大准妈妈们分享关于孕产期保健的相关知识。
赖主任表示,孕期保健是从妊娠开始到分娩前的整个时期,对孕妇及胎儿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对孕妇进行心理上的指导,包括孕前检查、及时诊断早孕、首次产前检查和随后的产前检查。目的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直至安全分娩。
孕前三个月,需要做什么?
怀孕应该是有备而来,而不能措手不及。赖主任表示,如果决定怀孕,孕前3个月就要做好准备了。
她提醒,如果准备怀孕,孕前3个月应停止口服或埋植避孕药,避免照射X线,不能服用病毒性感染或慢性疾病药物;应脱离有毒物品;夫妻双方都不能抽烟;要调整自己的情绪,精神受到创伤或情绪波动之后一段时间之内不宜怀孕。
她同时建议,备孕阶段可食用畜禽血、春韭、海鱼、豆芽等可去除夫妻身体内有毒物质的食品,女方还应到附近医院妇产保健科咨询,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
确认是否怀孕的方法很多。通常,受孕后2周可通过早孕试纸进行检测,准确性在90%以上,妊娠4周以后再做检查,结果则更加可靠。临床中,通过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也能确认是否怀孕。
孕期应注意补充营养并定期产检
确定怀孕后,孕期营养就得马上跟上了。赖主任表示,孕期饮食要注意所进食物应保持高能量,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孕早期需要增加一些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提倡少量多餐。孕中期胎儿的生长逐渐加快,向母体索取的营养素也越来越多,此时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到了孕晚期则应多吃豆类制品和富含蛋白质的荤菜,如蛋、肝、鱼、肉等。同时要多吃肝、鸡蛋、大豆、花生等含铁食物。
另外应注意的是,不宜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高钙饮食,同时孕妇也不宜滥服温热补品,如若经常服用温热性的补药、补品,比如人参、鹿茸、鹿角胶、桂圆、胡桃肉等,会加剧孕吐、水肿、高血压、便秘等症状,甚至引发流产或死胎等。
除了科学补充营养外,孕检也是准妈妈孕期中应该完成的重要事项。赖主任建议,从确诊早孕时开始妊娠28周以前,每4周检查一次;妊娠28~36周,每2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以后每周检查一次,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随后,孕妇还应接受胎儿检查、孕妇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胎儿宫内情况监护等产前检查。一旦出现阴道出血、小腹阵痛、严重呕吐等异常情况时,准妈妈应立即去医院做产科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孕早期感冒如何应对
孕期感冒鼻塞在所难免,关键看如何应对。赖主任说,孕妇若患轻度感冒,仅有鼻塞、轻微头痛等症状不需用药,多饮开水,充分休息,可适当服用中药等即可缓解。
若出现高热,体温达39℃以上,则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如温湿毛巾擦浴或用30%的酒精擦拭颈部,两侧腋窝,反复擦20~30分钟后测量体温,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或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不可盲目使用退热剂之类的药物。对持续高烧达3天以上者应积极治疗,病情痊愈后检查,确诊胎儿是否正常,如发现死胎应及时终止妊娠,合并细菌感染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生素治疗。在孕中期行B超、羊水等检查,了解胎儿有无畸形或发育异常,并做相应处理。
临床中,不少孕妇还会遇到孕期便秘的问题。如何才能保持孕期大便通畅呢?赖主任表示,吃纤维多、水分多、能促进肠道蠕动、富含有机酸及脂肪酸的食品均有利于大便通畅。(转载自《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