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星星 通讯员 李跃波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也悄然发生转变。年轻人爱吃小摊上的食品,喜欢烧烤,饮食无节制;部分中年男性,因应酬需要,大肆喝酒。这些族群的饮食习惯,不仅增加胃的负担,也伤了肝脏。记者近日从普宁华侨医院消化内科采访获悉,临床上慢性胃炎已成为消化科的“一线疾病”且日趋年轻化。该科主任林昱副主任医师表示,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主要是不良饮食导致的,另外,若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则不容忽视。
发病率高
慢性胃炎病程长危害大
据介绍,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高。有关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男女老少均可罹患,而且病程长,易复发,对健康影响甚大。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呢?林主任表示,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经研究发现,几乎任何能影响机体的因素都能引起慢性胃炎。其中比较明确的病因有:细菌、病毒及毒素;鼻腔、口腔、咽部慢性感染;吸烟;药物;刺激性食物;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幽门螺旋杆菌 (Hp) 感染;身心及精神因素等。
由于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大多数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等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患者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防治并重
有症状应及早到专科就诊
由于慢性胃炎症状无特异性,体征很少,X线检查一般只有助于排除其他胃部疾病,故确诊要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林主任提醒,患者应做幽门螺杆菌检测,这有助于病因诊断。怀疑自身免疫性胃炎者应检测相关自身抗体及进行血清胃泌素检查。
普宁华侨医院消化内科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生对症运用促胃肠动力药、抑酸剂 (抗胃酸分泌的药物)、抗酸剂、胃黏膜保护药及助消化药等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另外,林主任表示,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运用膳食营养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医疗、护理、药物都已经成为综合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慢性胃病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戒烟忌酒;慎用、忌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饮食上应尽量避免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
林主任提醒,慢性胃炎的治疗与预防并重,如有明显临床症状,需尽早到专科就诊。若查出胃炎为幽门螺旋杆菌所致,一定要及时积极进行治疗。
相关链接
慢性胃炎的护理注意事项
1.减少食盐摄入
平时不要过度地摄入食盐,要养成低盐的饮食习惯;进食速度过快的人要细嚼慢咽,以确保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后再咽下。
2.避免紧张,保持乐观心态
情绪抑郁、过度紧张或疲劳后,易引起幽门括约肌的功能紊乱,出现胆汁反流,诱发慢性胃炎。要尽量保持乐观心态,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在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时进食。
3.进食易消化食物
要尽量选择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避免进食过于粗糙、坚硬,及纤维过多、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要少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过酸、过辣、过咸的食物等。对于胃部不适的人,也可以选择少食多餐的方式。
4.规律生活
规律生活,避免过度劳累。若是患有咽喉、口腔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转载自《揭阳日报》)